細銅棒是橫截面呈圓形、直徑較小(通常在 0.5mm-20mm 之間)的銅質型材,憑借銅的優良物理化學特性,在電子、精密制造、裝飾等領域應用廣泛。
?
細銅棒的核心價值源于銅及合金的固有特性,尤其在 “精密化” 需求場景中優勢顯著:
優異的導電導熱性:純銅的導電率約為 58MS/m(20℃),導熱率約為 401W/(m?K),是除銀外導電導熱性能最好的金屬。細銅棒可制成微型導線、電路板引腳,或用于小型設備的局部散熱(如 LED 燈珠散熱柱)。
高延展性與可塑性:純銅和黃銅的延展性極佳,細銅棒可通過冷拔、軋制加工成更細的規格(如 0.1mm 的銅絲),或彎曲成復雜形狀(如精密儀器中的導電彈片),且加工后不易斷裂。
良好的耐腐蝕性:銅在空氣中會形成一層致密的 “氧化銅保護膜”,可抵御弱酸堿侵蝕;青銅、白銅的耐腐蝕性更強,適合潮濕、戶外或特殊介質環境(如浴室五金配件、海洋探測設備零件)。
易切削與焊接:黃銅、青銅的切削性能優于純銅,可通過車床、銑床加工成高精度的微型零件(如 M2 以下的黃銅螺絲桿);同時,細銅棒可通過釬焊、氬弧焊與其他金屬(如鋼、鋁)連接,且焊接強度高。
細銅棒的規格需匹配具體應用的 “尺寸精度” 和 “承載需求”,核心參數包括直徑、長度及公差:
直徑:常見范圍為 0.5mm-20mm,細分可分為 “粗徑”(10mm-20mm,如小型機械軸)、“中徑”(3mm-10mm,如接線端子柱)、“細徑”(0.5mm-3mm,如電子導線、精密彈簧),部分特殊場景需定制 0.1mm 以下的超細銅棒(如微電子探針)。
長度:標準長度多為 1m、2m(便于運輸和加工),也可根據需求定制(如 50mm 的短截銅棒用于傳感器引腳)。
精度等級:按直徑公差分為 “普通精度”(±0.1mm,如裝飾件)、“精密精度”(±0.05mm,如機械零件)、“超高精度”(±0.01mm,如電子探針、微型軸承),精度越高,加工成本越高。